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三家争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个在外买货卖货,八面玲珑,颇有几分见识和眼色,一个连生了五个闺女也敢冲公婆要公道的泼辣妇人。

    两人为自家三脉单传的儿子千挑万选几年,不成想竟选了阿木!

    师爷想到阿木,也不知道这女孩是好还是不好,只能再三的问,

    “你们二位可是想清楚了?要不要见见阿木?再跟朱玉商量商量?”

    送走了欢天喜地的朱家夫妻,师爷给自己倒了杯茶,看着杯中沉沉浮浮的茶叶,想着这媒要怎么说。

    可还没等他把手里的茶吹凉,门房来人,说是阿远娘和小五爹上门请见。

    师爷想不明白他们找自己能有什么事,便请人进来。

    谁知,进了门,待问清来意,师爷手里的杯子都拿不稳了。

    阿远娘不必说,本就有这个打算,只是没打算这么快,昨日被朱玉娘一说,今天一大早又听说他们夫妻上门见师爷去了,心下便着急了起来,当即从床上爬起来,仔细梳洗了一番,上门找师爷来了。

    小五爹则是在路上碰上了从衙门出来的朱玉爹娘,见他们一脸喜气,便上前问了几句。

    朱玉娘觉得师爷答应了做媒,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便也不瞒,快嘴快舌地跟小五爹说了,还把阿木夸了又夸。

    跟朱玉家三脉单传不一样,小五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儿子。

    小五上面四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他大哥娶媳妇时,聘礼是二十两的银子,两匹上好的大红细棉布,二十斤猪肉,二十斤鲤鱼外加六斤白糖,媳妇就是县城里磨坊家的闺女。

    到他二哥时,聘礼就只有十两了,还是两匹棉布,可不再是精致细密的细纱,而是略略糙手的粗纱,猪肉和鱼倒是一样,糖没有了,媳妇是老夫子的闺女。

    到了三哥四哥,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只得在下面村里寻了两个齐整的闺女,一家给了四两银子,两袋子大米,两袋子面粉就了事了。

    轮到小五时,他爹娘早说了,家里啥都没了,只能把他爹差事给他,至于媳妇,聘礼什么的,得靠他自己挣去。

    至于,他那弟弟,更可怜,连差事也没,好在他年纪还小,还不用想那么多。

    小五他爹虽跟儿子说不管他亲事,可哪能真不管。

    一听朱玉娘说阿木无父无母,连个外家也没,用不着聘礼,人又是有本事的,顿时也起了心思。

    他当下表示,自己儿子跟阿木关系也好,他家小五天天回来念叨阿木,他也要为儿子求娶阿木。

    说罢,连家都不回,直接奔衙门而来。

    朱玉娘看着急急离开的小五爹,在后头跳脚,

    “吴老滚,你给老娘回来,那是老娘看好的儿媳妇,你不能去!”

    朱玉爹一把拉住她,冲她吼道,“叫你这婆娘多嘴,不是你话多,那吴老滚怎么会想来这一茬!你要是把媳妇给弄没了,你就紧等着哭吧。”

    说罢,也不理朱玉娘,自己甩手回家去了,留下朱玉娘在街上指着小五爹的背影破口大骂。

    师爷看着面前二人,阿远娘还好,一丝不苟的发髻,整齐的蓝花对襟褙子,一看就是装扮好上门来的。

    可那小五爹,上面褐色短褂,下面黑色裤子,裤子上还些灰色的污渍,腰间扎着根布腰带,脖子上还搭着一块擦汗的布巾,一看就是临时做的决定。

    师爷看着二人,直接道,“实话与你们说,刚才那朱玉爹娘已经托了我去做媒人,为他家朱玉求娶阿木,你们再上门来,我本不好答应,不过,既然你们几人都是要娶阿木,又都找上我来,我不便做任何一家的媒人,只当去问问阿木,可中意你们三家的哪一家可好?”

    阿远娘和小五爹听了,不由得大喜,他们本以为师爷必定要推辞,谁知师爷不光拒绝了他们,连带着朱玉家也给拒了。

    “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们一下。”师爷顿了顿,“阿木姑娘初来乍到,你们还不是太了解,你们再回去思量思量,到底要不要结这个亲,毕竟她不清楚自己的身世,万一。”

    “没事,就是以后找着了他爹娘,她已经嫁了人,他爹娘还能不认我们这个亲家吗。”

    小五爹浑不在意。

    一旁的阿远娘也连连点头。

    师爷也不知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叹了口气,摇摇头,只当他多心。

    他便跟小五爹和阿远娘说定,等阿木回来,他便去说,到时阿木选了谁,就跟谁结亲。

    又派人请了朱玉爹过来,说了这事。

    朱玉爹也没法,他总不能拦着别人去提亲吧。

    让师爷说,还公正些,师爷人品,他们都信得过!

    送走几人,师爷来回细想了下,他们说的也没错,即使他爹娘在,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他爹娘还能让他们和离不成?

    等她结了婚,生了娃,她就不会想着离开乌县了,那她也可以一直在衙门里做事了!

    想到这儿,师爷又有点高兴,怎么早没想到这个法子呢!

    师爷也开始琢磨,这三家,哪家合适,哪家般配。

    城里听说了三家的事,议论纷纷。

    大家见惯了阿木一身黑衣,木簪束发,风风火火地逮鸡拿耗,觉得这阿木除了本事大些,心肠好些,跟其他衙役捕快没什么区别。

    如今有人上门求娶,而且一来就是三家,其中两家还是不少人家眼里的金龟婿,于是,不少人家也都打听起阿木的月例起来,掂量着要不要为自己的儿子孙子求娶一下。

    一时间,城里鸡飞狗跳,儿子孙子们喊着不要那个女阎罗,她还逛花楼!

    大人们吼道,逛花楼怎么了,她个女人,逛花楼又不吃亏,你上哪找能当捕快的媳妇去,每个月还有银子拿!

    吵吵闹闹了几天后,还是那三家,没多出来,也没少出来。

    不过,日日都有人问,那阿木什么时候回来,还有好事的赌上几文钱,猜到底花落哪一家。

    师爷听了外面的动静,不由得苦笑,这阿木好本事,人就是不在了,也能惹的一屁股的事!

    也不知他们事情办的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回来,回来后,也不知道她会选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