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50 章(名流大家就应该独具风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心里把自己放在了掌舵人的位置。

    皇帝掌的是国家的舵,族长们掌的是一大家族的。

    这种人,无论表现得多么宽仁,内心里都会觉得我最重要,我才是做决定的大脑,你们更需要懂得的是服从,臣子有时候不需要太多自己的想法,他应该充分理解圣意,在这个指导下回衙门去开展工作。

    但你要是依据这个得出结论说,任何人在皇帝或者庞大家族族长面前都应该摆出恭敬谦卑姿态就大错特错了。

    比起死了那两个,是不是活着的太子妃更苦?她还不像皇帝只是情绪上的,她是真的因此失去了太多东西。

    不选他,选其他儿子皇帝也有顾忌的方面。

    同时,他又发现这女人有毒。

    “何谓需卦?何谓讼卦?为何说他们相对?”

    到戚敏这儿:差不多了吧?你够了吧?把你悲痛收一收我替天下百姓谢谢您嘞。

    但是很神奇的是,虽然和她谈话本身很容易气死自己,皇帝中间噎了无数回,可他惊奇的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想开了不少。

    还有,虽然外出遭遇事故就此送命是很不幸,真要论悲情的话,她跟历史上一些大冤种还是没得比的。就算真要论惨,明显也是活着的太子妃更惨啊。

    皇帝对多数人的要求的确是要足够的谦卑恭顺,崇拜他听他指导就够了,例外的情况有吗?

    皇帝:……

    戚敏自信一笑:“早些时候,殿下欲知他将来,我给占过,那次给到的是需卦。前段时间有幸结识了几位皇子妃,她们心里也有很多迷惘,听闻我有这一手,便拜托我。我又起了几个卦象,巧的是,这次出到了同需卦相对的讼卦。”

    对已故太子的惦念是没有尽头的,将来必然还是会频繁记起,悲痛的感觉却不见了。

    在她心里,只要再熬一熬,到那天了自然而然的就是皇后,将来甚至还能当太后。结果呢,男人带儿子出去一趟,两个直接死在外面回不来了。要是蓄意谋害还好,查来查去都说是意外,哪怕真要论过失也是应变不好等等这些……

    这个疑问很快也有了解,其实没问出来,皇帝自己反应过来了。

    他们能拼起来,似乎就说明了自己这个皇帝没想好,没很快做出决定,想多观望一下。

    这一方面是戚敏的本性,另一方面也是她通过观察觉得可以对老皇帝摆出的姿态。

    还没完,戚敏还语重心长的劝道:“太子本人说不好都已经转世投胎在母亲肚子里准备开启新生活了,您这样只会搞得大家紧张。您有不爽发作到大臣身上,大臣们提心吊胆的自然也层层往下,难过的是谁?还是百姓。”

    有性子好些能和大臣相处的,能力没有比老六强,他们不是皇后所出这点就不说了,还有就是对大臣的过度依赖,假如说选中他们继位,待他们登基了还得靠那些大臣来打压不服的势力真正坐稳皇位,就怕争位的被清缴了,朝廷也掌控到了几个大臣手里,做皇帝的确实不应该同大臣闹得太僵,也不合适过分依赖哪个,容易被架空成为棋子……

    本来那股子意难平也变成纯粹的追思。

    老皇帝受了很大冲击,这时候他居然还有心思想到为什么呢?这两卦怎么能看出他觉得另立储君的事情很棘手呢?

    当晚,老皇帝平复了心绪,次日又传戚敏进宫来。

    这么看,气节四舍五入约等于反骨仔。

    老皇帝其实已经尬住,继续难受不起来了,让戚敏这么一说他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矫情?

    没错,这就是高人风范。

    “总归是江山社稷帝位传承这方面,那件事以后,对您来说最棘手的不就是这一出吗?”

    能力上,老六很值得信任,但他有两个问题:

    什么是气节?

    戚敏摆明了觉得老六是天命所归,这意味着另外几个占卜的结果就没有好的。

    那太子妃不得准备好当皇后了?

    照她的说法需卦和讼卦都指向了一点——会有争斗,双方可能拼杀很凶,互不相让。

    从可以得到一切到忽然失去一切。

    你要是隐士高人好不容易被请出来到皇帝面前顺从得跟条狗似的他绝对大失所望并怀疑你特么是不是造假的。

    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不因为你是皇帝掌握了世间最高权力就畏惧并改口说违心话,这就是气节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

    “换做是我?换做是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多年,忽然死了也够本。别说我了,您去问天下人:当太子吗?会中途暴毙不得好死的那种,天下九成九都愿意啊,有什么不愿意的?”

    从注定要当皇后只要命足够长甚至还能当太后的躺赢人生到克夫克子丧门星。

    她说别等了,皇上这会儿不欲见人,没说错啊,这天各位皇子都没见着他们父皇。老皇帝没忘记他们这回犯下的蠢事,可是暂时没工夫去收拾人。

    以戚敏的定位来说,她要是放低姿态一路顺从,以拍马屁哄人高兴的方式说话,老皇帝反而会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自在,马上就要倒胃口。

    有些身份的人,皇帝想看到的就不是谦卑恭顺,而是风骨气节。

    这位皇帝陛下对人的要求特别两级。

    还没起卦,就已经把情况说明白了。

    妃嫔娘娘们的心情也很复杂,不是面对年轻情敌的复杂,是想象不到这位同皇上说了什么,皇上信了多少,有打算如何反应。

    连你自己都说不出这个事太子将来一定是会继承大统的。

    戚敏给他理由了吗?

    没有人为的加害对太子妃来说才是最致命的,这导致什么?

    这可是在皇宫里,好多老臣在朕面前都怂得像鹌鹑,她从开始到现在没变过,一直很从容,不愧是得天独厚的天选之女。

    皇帝问她,觉得现在另起卦象,问同样的,结果是否会有变化。

    好像也没完全给到。

    “会啊,占卜存在的意义是指导人们认清事态,反省自身,冷静下来做合适的选择。它是基于一些前提对未来做的预测,当您听到这个预测,心境相应发生改变,并在心里做出了同之前不同的决定,这个决定就会影响结果,再起卦象后续当然改变了。至于这个改变是不是您想要的,不好说。”

    当然有。

    做选择的时候总要面对这种问题。

    第二,老六的八字确实有异,之前问过几个大师,都不太敢说,很难讲他这个对国家好不好。

    这导致悲痛的人少了个宣泄通道。有人加害的话,宫里两尊大佛再气,也会朝着加害人去发,没这个人了以后,太子妃就成了他们眼里的丧门星,很多人都觉得是不是她克了太子太孙。

    巧了不是,你让戚敏学家犬依顺服从她不会,整点风骨气节那不是手到擒来?

    戚敏,真神人也。

    ……

    “你又知道?”

    那么长时间他们只谈了这一件事,认真想来其实没说个名堂,毕竟是尘埃落定的事件,老皇帝一直耿耿于怀想追究的也只是一个理由。

    怎么觉得不用额外起卦象了?她都道破了天机。她说了啊,看老六将来结果是好的,另外几个是不好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在老六那边。

    对不重视看不太上的要求是听话好用少惹是非,对那些被认为有很大才能被给予厚望的来说,他就希望你能做自己展现自己。

    老皇帝已经准备好下次要让他看看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并不知晓他们父皇尚且没提及他们,看戚敏全须全尾的出来,随时可以告辞出宫完全没有被扣下的样子,不妙的感觉越发浓重。

    这人……有点东西。

    “知道朕要问你什么?”

    “首先您该知道,铜钱占卜可以呈现六十四种卦象,这六十四种卦象足以包含事情可能的所有发展方向。需卦是下乾上坎,讼卦刚好相反下坎上乾,因此会说他们相对。在聊卦象的时候,乾代指稳健刚健,是好的寓意;坎则理解为曲折坎坷,是坏的意思。问一个事,上下卦却背道而驰,截然相对,代表了这件事肯定会有剧烈的冲突会针锋相对。落在需卦上,经历了是非曲折针锋相对以后,迎来的是好的结果。讼卦则不看好,属中下卦,起那些冲突对他们没有好处。”

    反而你看她都没怎么把皇子们放心上,对皇帝陛下也是恭敬有依顺无,谄媚讨好想都别想。有疑问想通过卜卦得到解释可以,但是结果是天给的,你敢问我就敢投天就敢说我就敢给你解读,要是承受不了坏的结果最好打住,别听剧透,对谁都好。

    皇帝陛下这种,短时的悲痛是放不下儿孙,快一年了还经常陷入那个情绪里面,活脱脱是对天下百姓不负责任。

    别人看皇帝陛下难过,都是臣明白,臣感同身受,臣也经历过那种事知道那是怎样的痛苦,皇上节哀……

    名流大家就应该独具风采。

    拆来开每句话他都听清楚了,合起来不解其意。

    果不其然,她越这样,老皇帝越觉得这女人真有东西。

    第一,处理问题的手段经常太直接了,很得罪人,把皇位交给他总要担心他下达旨意太不客气,闹得群臣生怨,以致朝局不稳。

    儿子们各有长短,没有谁完全碾压,至少在皇帝心里是这样的。可能就是因为他心里有个长期的拉锯,不停地在对比,为了直接分出高下就需要观察更长时间,完全下定决心之前新的储君选不出,这个不确定的态度促使儿子们积极表现互相竞争,到最后矛盾激化成功者坐上龙椅失败者惨淡收场……

    上天觉得他可以让路了,还有更好的选择。

    他都还没当皇帝你就知道是明君了,就算可以是……就不能有更好的选择?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

    比如说,别人提到太子那都是沉痛缅怀,万分痛惜,只恨老天无眼放着世间那么多恶人不收,收走这样一位预备的明君。

    除此之外就是皇帝的私心,他真是想要一个仁厚贤明一些的继承人,不想要那么拼那么冲的。

    戚敏那么说了,老皇帝没觉得她错,沉默一会儿之后说:“你不是朕,你说得容易,换做是你……”

    戚敏:?

    要不禹州人民怎么会被骗子大师忽悠为他疯为他狂呢?起这个范儿真的很重要。你看经常有人对戚敏的高人身份感到迷惑觉得玄门大师好像不应该这样,这个“不应该”就代表了世俗的偏见。人们给不同身份的人预先贴上了标签,这位皇帝陛下就有个观点是:在他面前不做小伏低的不全是高人,但是高人一定得有气节风骨,不该一副家犬模样。

    这天下多少人每天都在痛失爱子,你当皇帝的还有时间精力去悲痛,穷人家的痛个几天就得打住了,有那功夫不如想想在失去一个儿子之后怎样避免失去下一个,把全家人都好好养活。

    老皇帝一头雾水。

    这就说得通了,老皇帝的确是这个心态,他为何这样?因为理智上和直觉上的选择不同,首先要说,他内心里面唯一认定的只有太子,太子没了以后,他对另一个嫡子并没有那样的执念,故在考虑由谁继承大统的时候,皇帝实际是把皇后生的六皇子和其他那几个放一起比较了。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