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校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通中学虽以文科见长,但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却一直呈下滑的趋势,应届生已经连续五年没有考上一个大学生了。

    开学前的全县教育系统新学年分析会上,县教育局的张局长还点名批评了王通中学。

    会后,校长王学儒跑到张局长面前诉苦:“全县好生源都被县中学抢去了,王通中学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能有什么办法嘛!不光是王通中学呀,其他几个乡镇中学这几年的高考成绩,哪一个不在下滑?”

    张局长递了根烟说:“你的难处我理解,生源问题我也没办法,县中学是全县教育的标杆,要在全省里去竞争,没有好的生源怎么行?再说生源问题,依我看,只是王通中学成绩下滑的客观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管理近些年松懈了,没有狠下心去抓管理。王通中学的师资力量还是很强的嘛,以前的高考成绩也仅次于县中学,你看现在已经沦落地和其他中学同一水平了,说到底还是管理上有问题。”

    王学儒还想争辩,张局长摆了摆手说:“以前的咱也不说了,既往不咎!从这届开始怎么样?给你三年时间,把这届学生好好抓抓,三年后,文科生取得零的突破。这样的要求不高吧?”

    王学儒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其实,王学儒这两年也一直在思考学校的问题。

    他认为主要原因是社会大环境不好。就拿王通中学来说吧,学校所处的王通镇是全县经济状况最好的乡镇,被戏称为县城的“小香港”,又有大儒王通教化桑梓之遗风,按说像这样的地方,人们应该崇文尚教,但偏偏不是这样。

    王通镇之所以较为富裕,是因为这里的人很多是从事建筑行业的,也就是所谓的包工头。这些人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四处承揽小工程,常年四季背井离乡,对子女疏于管教。

    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研究原子弹不如回家卖茶蛋”、“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诸如此类的读书无用论,严重地扰乱人们思想,败坏了学风,动摇着老祖先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根基。

    王通镇很多年轻人上到初中甚至小学就辍了学,一部分人随着父辈去干了建筑,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在镇上游荡,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到学校来惹事生非,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生们经常与这些社会青年产生摩擦甚至发生打架事件,这也是非常令他头痛的事情之一。

    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也不是在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教书做学问,而是蠢蠢欲动,到处拉关系钻门子,一有点儿机会就想着跳出学校去。

    也许张局长说的对,既然社会上的大环境自己无法改变,不如把学校的管理抓起来,创造一方净土。

    否则,王通中学的成绩再这样下滑下去,年轻的教师不愿意来,现有的教师隔三差五地流失,老教师也一个接一个地面临退休,学校的生源将会更差,未来的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主意打定,王学儒回到学校后,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传达了县教育系统会议精神和张局长的要求,确定了三年之内实现高考零突破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三条举措:

    一是90届新生的班主任,全部安排工作认真并长期住校的老教师担任,年轻教师要全力配合各班主任的工作。

    二是学校实行封闭化管理,要求各个班主任动员附近村的学生也尽可能住校,实在不愿住校的,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同时,全体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封闭化管理制度。

    三是每年年终学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定的额度,对成绩优秀的班主任和带课教师给予奖励。

    三条措施宣布完毕,王学儒说:“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现在就可以发表。”

    会场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这是王学儒事先预料到的。

    按照他的预想,对于第二条和第三条,教师们一定不会有意见。

    这几年社会的大环境各位教师是有目共睹的,有几位老教师已经跟学校提过几次封闭化管理的要求了,至于年轻教师,封闭化管理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但这样做的确是有利于净化学校的学风和提高成绩的,想来也不至于反对。

    至于年终奖励,这是对教师们有好处的事情,更不会反对了,大不了不拿奖励呗,自己每月的工资一分钱也不会少。

    王学儒之前担心安排老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事,估计会有人反对。

    毕竟王通中学一直都是年轻教师在担任班主任。

    同时又怕老教师们会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

    王学儒安排老教师担任班主任有自己的想法。老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特别是对班级的管理十分负责。总比现在让各班自然生长、长期放羊要好。

    正好借此,也来敲打敲打那些年轻教师,让他们也有点儿紧迫感。

    王学儒环顾了一下会场,见没有人发言,便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定下来了。各位老师,王通中学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扭转学校成绩不断下滑的趋势,为落实县教育局领导的要求,实现高考零的突破的目标而奋斗!散会。”

    新生入学后,学校的一切工作按照之前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90届新生一共招生240名,实际报到99名。

    这在王学儒的预料之中,近几年,初中升高中阶段是辍学的一个高发时期,这是无法控制的事情。

    他估计没来报到的151人中,最起码有70%到80%是辍学了,其余的恐怕就是托关系找门路,或者花钱进了县中学甚至地区一级的中学了。

    到学校报到的99名学生分成了三个班,王学儒逐一查看了他们的中考成绩,其中有接近二十名学生与县中学的录取成绩只相差了几分。

    他觉得这届学生的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好好培养一下,三年后出一两个大学生还是有希望的。

    王学儒还逐一找三个班主任交流了下想法,老教师们果真很上心,他们不但对本班的学生情况了解得很透彻,还对别的班级学生摸了底,为以后文理科分班做了准备。

    这让王学儒觉得很欣慰,心情也随之变得好了起来。

    没有想到的是,开学没过几天,便发生了罢饭事件。

    王学儒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县教育局张局长的电话便打了过来:“县领导都知道情况了!你是怎么管理的?”

    王学儒只能是一个劲地表态:“肯定会尽快处理好,给领导一个满意的答复。”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