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龙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三第二个学期的第一个周末,朱老师要求全班学生都不许回家,班级要利用周末组织一次集体外出游玩,这在王通中学还是头一次,班里的同学都很兴奋。

    之前,只是听说过城里的学校有春游活动,但这于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难道王通中学也要组织学生春游了吗?

    朱老师说:“当然不是,这次集体外出游玩只限于我们班,大家出去不要到处宣传。”

    集体外出时间限于半天,地点就是禹门口。

    交通工具?个人骑个人的自行车,没有自行车的可以和骑自行车的同学自由搭伴,吃食自己带馍馍,中午吃完饭后返回。

    这是哪门子游玩嘛!

    朱老师讲完,同学们就开始集体嚷嚷,但嚷嚷归嚷嚷,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很兴奋的,毕竟是大家的第一次集体外出,总比待在学校里念书强吧。

    教室里开始变得乱哄哄的,大家都在相互搭伴,能少骑一辆车就少一辆吧。

    薛峰和申怡心远远地对望了一眼,薛峰询问:“我带你吧?”

    申怡心嘴角一咧,就算是答应了,两人都会心地笑了,各自心神领会。

    不料这时,朱老师径直走到了薛峰的身边说:“明天你带我。”

    语气坚决,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薛峰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老师呢。

    他只好给申怡心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申怡心捂着嘴笑了,那意思是:你太逊了!哈哈哈……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后,按照先前的约定,朱老师把看门的王老汉“骗”出了传达室,薛峰便趁空偷偷跑去打开了校门,事先埋伏在房后的48班的全体同学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了学校,悄没声息地潜伏在校外的墙根底下。

    不一会,朱老师和王老汉返回了传达室,对王老汉说要出校办点事,王老汉就拿出钥匙开了校门。

    朱老校出了校门与学生们会合后,他的手使劲一招,压低了声说:“出发!”

    同学便“胡拉、胡拉”地骑上了自行车。

    王老汉正在锁校门,听见外面响动挺大,急忙出来看时,同学们已经骑出了老远……

    “朱老师、朱老师,你们这是上哪儿呀?”王老汉在后面大声地喊叫。

    “别理他,快骑!”朱老师说。

    同学们“哈哈哈”地笑成了一片……

    王老汉站在校门口越想越不对劲,返身跑进了校园,到48班的教室一看,哪里还有个人影!

    他这才明白自己被耍了,心里骂一句:“这个不着溜的朱老师,一大把年纪了,咋和一帮子娃娃捉弄我老汉?!哼,你耍我,也不能让你有好果子吃。”

    他转身走向了校长办公室……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如今已经眼看着快出正月了,路过的树木早已泛出了青绿,抽出了新枝,展开了嫩叶,眼尽之处,一片生机,早起的风也不觉得凉了,吹在脸上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禹门口隶属于隔壁的河口县,位于河口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距离王通镇大约有三十多里路,但由于处于峨嵋岭的尽头,离开王通镇,就是一路的下坡了,骑起车来也省力,同学们便一路地欢声笑语了。

    “同学们一起来唱首歌吧!”朱老师大声地喊道。

    “好啊!”同学们齐声应答。

    “那我起个头,大家一起唱,‘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预备——唱!”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

    禹门口地处河口县与陕西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东西两面大山相夹,黄河从上游的壶口瀑布一路咆哮而来,行至此地,河面宽度不足40米,形如破门而出,其后河道越来越宽,水势也变得平缓起来,相传此处为大禹治水时开山导水而成,“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故而得名。

    同学们把自行车散扔在河边的草丛处,相约奔跑到了河边。

    只见“门”处架有一座铁桥,连通了秦晋两省。

    朱老师带领大家登上铁桥,行至桥中央站定。

    此处向北而望,只见河水迎面奔啸而来,气势万钧,溅起的水花可以拍打到桥上行人的脸上,而转身向南,河面渐宽,由近而远目之所及,流水渐次平缓,极目远眺,河面平整的如同一面镜子,一北一南、一动一静,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和反差。

    “这禹门口还有一个名字,有人知道叫什么吗?”朱老师见大家沉浸在了这动静变化之中,便适时地开口发问。

    “好像是叫龙门吧?”一个声音回答。

    “对,这禹门口,古称龙门,大家都知道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朱老师说。

    “朱老师,再给我们讲讲‘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呗。”一个女生的声音。

    “咋和小娃娃似的,那故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朱老师故意说。

    “讲讲呗!”

    “您就再给我们讲讲嘛!”

    “我们又没有听您讲过!”

    ……

    女生们把朱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