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文德殿(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咚!咚!咚!咚!

    黄钟五声,在殿中回荡。

    啪!

    净鞭再响!

    一切礼乐、声响,皆归于沉寂。

    群臣皆持芴肃立于班次之中,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只听着,端坐在帷幕后的皇太后说道:“今日吉日,群臣毕至,国家有嗣,社稷有后矣!”

    群臣于是在王珪、蔡确、韩缜率领下,持芴而拜:“皇帝陛下幸甚!”

    “皇太后殿下幸甚!”

    “皇后殿下幸甚!”

    如此,三拜而礼,起,宰相王珪、蔡确,持芴升殿,到了御前,开始跳舞。

    手舞足蹈,足蹈手舞。

    这同样是唐代传下来的规矩。

    凡典礼、圣节、大朝会,百官御前舞蹈以贺。

    所以,舞蹈道贺,在唐宋时代是和臣服、恭顺挂钩的。

    当今天子生平之志,就是擒北虏、西贼之酋首,于殿前舞蹈。

    两位宰相,舞蹈礼毕。

    帷幕内的高太后,才接着道:“两位宰相,请依治平故事,暂充皇子延安郡王立储礼仪使,宣读官家立储制词!”

    “唯!”王珪和蔡确,立刻恭身匍匐,再拜而起。

    在高太后的授意下,入内内侍省都知张茂则,充任为今日圣旨传递阁门使者。

    他托着写在白麻纸上的制书,亦步亦趋,来到两位宰相身前。

    然后跪地匍匐,将天子制书,恭呈在上。

    王珪和蔡确,对着张茂则手中的制书,再拜稽首:“臣珪(确),恭请天子制书!”

    这才敢伸手,小心翼翼的一起从张茂则手里接过那张被折叠在一起的白麻纸。

    两位宰相面朝帷幕,稽首再拜。

    然后才转过身去。

    蔡确向后主动退了一步,让王珪站到了前面。

    他的手,托着那写满了立储制词的白麻纸的末端。

    王珪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去,看着制书上那一个个斗大的文字,用着抑扬顿挫的声音,开始宣读。

    “门下:……”

    “建储非以私亲,盖万世之明统也!主器莫若长子,兹本百王之谋……”

    “皇子、彰武军节度使、延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延安郡王、食邑六千四百户、食实封两千一百户某……”

    “温文日就,睿知夙成!”

    “方回驰道之车,能止班轮之鹜……”

    “辨正南阳之牍,允符东海之休……”

    “自疏锡于王封,益光华于德望……”

    “胜衣视膳,渊然孝友之资!”

    “明礼受经,不烦师傅之诲……”

    “於戏!立爱始亲,商以成千岁之业!建嗣必子,汉以抚四海之故!可立为皇太子!”

    “朕未康复御殿之前,权以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后权同佐理军国事!”

    帷幕升起。

    赵煦被向皇后牵着,走到帷幕之前。

    “六哥,出去吧!”

    “让朝臣都来道贺!”

    赵煦抬起头,从殿上看向殿下。

    满朝紫绯,青绿间杂。

    他昂着头,来到殿上阶前。

    群臣持芴相进,伏地匍匐,再拜而赞:“臣等恭问皇太子殿下万福无恙!”

    “我无恙!”赵煦轻声说着。

    声音好似穿透了时空。

    从元符三年的福宁殿的那个夜晚,穿透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大学校园和考古工地上。

    此时此刻,赵煦感觉,自己好似一条已经游到了历史长河下游的鱼儿。

    他奋力一跃!

    从那下游,溯源而上,回到了他出生和成长的故地!

    居高临下,俯瞰上下九百年。

    见证得失,所以知军国之缪误!

    释卷再读,于是知上下之弊!

    蓦然回首,再掌天下之权!

    于是,赵煦伸手,微微一抬:“卿等免礼!”

    群臣,山呼海啸,声声入耳。

    殿后,礼乐再起。

    黄钟再响,动于殿内殿外。

    每个人都知道,哪怕是在守在殿外的禁军都知道。

    今日之后,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骤然降临!

    大江南北,大河内外。

    从岭南的荆棘长路,到兰州会州的漫漫荒野,自河北的滔滔大泽,到江南的烟柳池塘。

    大宋九州万方,二十四路军州,一万万臣民,从今天开始,有了继承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