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章 兵破郢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伍子胥听了眼中露出失望之色,他目光一转,又喝问道:那狗贼的侧夫人何在

    众女子面色惶惶,眼光悄悄看向站在人群中的一个女子,那女子一身白衣,清减如菊,纤纤细腰,袅袅动人。她脸色苍白地趋前拜倒,低轻声道:妾身妾身见过伍将军。

    伍子胥目光一凝,看她不过二十出头,明眸皓齿,千娇百媚,不由冷笑一声:囊瓦倒是艳福不浅,过来,你叫甚么

    妾身玉落。

    玉落,好,哈哈哈,今夜,便由你侍奉本相国伍子胥伸手一带,便把那美人儿拉坐在自己腿上,大手探进她的怀里,放声大笑起来。

    厅中春意融融,厅外寒风呜咽,卷来无数啼声悲咽

    满木山下谷中,一队人马沿着险峻的山道逶迤而入,山谷中迎出一位身穿白袍,披着半身甲的年青人,远远便高声叫道:少伯在哪里

    听见呼唤,披甲持戈的范蠡快步迎了上去:是子禽吗少伯在这里。

    果然是你那白袍甲士急步上前,与他相拥在一起,庆忌快步跟上,站在旁边细细打量着。这白袍半甲的年青人与范蠡年纪相仿。身材比范蠡高出半头,面容俊秀,虽是披甲带剑,却仍充满儒雅的气质。

    原来此人便是文种,老天让我在此遇见他们,莫非也是天意庆忌暗暗忖度着。

    此时,文种已得范蠡介绍。一脸惊讶地向他迎过来。施礼道:楚国下将军文种,见过庆忌王子

    庆忌是吴王之子,按理本称王子,但是长江以北中原诸国仍奉周天子为正朔,不承认除周天子之外地诸侯所僭称地王号,因此见了他只称公子,不称王子。不过长江以南楚越吴三国都是擅称王号的,彼此自然没有自贬地道理。

    文将军不必多礼庆忌连忙上前搀扶。说道:文将军,庆忌此来的用意。想必少伯已经说与你听了。不知如今郢都情形如何楚王现在何处

    殿下,少伯,请倒前方洞中说话。文种一双丹凤眼露出黯然神色,摇头肃手道。引了二人到了一处燃着火堆的干燥山洞中择地坐下,文种叹息道:文种料想会有忠义之士闻听郢都有难,必然兵勤王,所以派人在要道上拦截,不想这第一个等来的,就是少伯。

    他与范蠡相视一笑。大有知己之感。这才继续道:郢都不必去了,如今郢都已然被吴师占领。

    这话一说。范蠡与庆忌同时一惊,脱口问道:那大王楚王如今安在

    文种忙道:殿下与少伯不必过于惊慌,大王已经离开郢都,据我了解的情况,应该是被费无极护送着往随国去了,当时兵慌马乱,待到文种得到消息,率领本部人马想赶去追随时,道路已被吴师截断,无奈,只得逃到此处,再图后计。

    范蠡和庆忌听了不禁长吁一口气,文种转而愤懑地道:吴师在我郢都,得阖闾纵容,烧杀抢掠,妇人,无恶不做。伍子胥伯等吴师将领,都住进了我楚国职秩相当地公卿家中,以其夫人侍妾侍寝,极尽羞辱之事,更将我楚国财富,尽数掳往吴国,身为楚国大夫大好男儿,文种每每想起,都觉羞惭得难以自容。

    那行恶地虽是姬光和伍子胥等人,可他庆忌毕竟也是吴人,听了这话颇为不安,范蠡瞟他一眼,忙岔开话题道:如今吴师已入郢都几天了

    三天文种痛心地道:阖闾住进了大王的宫殿,将宫中妃嫔可意的留下自己享用,其他的都赏赐给了有战功的将士。他还想凌辱王后,王后紧闭宫门,持剑自卫,将他一番责骂,总算这贼子还知羞惭,终于不再侵犯。唉我楚宫中,如今也只有王后一人得保清白了。

    这位楚王后名叫孟赢,如今还不到三十岁,她是秦国公主,秦国当今国君的长妹,当初本来是要嫁给楚国太子熊建的,楚王熊居把这位聘来的儿媳迎到郢都后,见这位孟赢姑娘美丽无双,一身风流,乃是一个绝色美人儿,不禁动了色心,转而将她纳为自己地夫人,与她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当今的楚王。

    后来费无极囊瓦等人能成功陷害伍家,理由之由就是伍家与心怀怨尤地太子建谋反,因此伍家被灭亡,伍子胥和太子建先后逃到郑国,为求郑国出兵报仇,蛊惑郑国权臣造国君地反,太子建被杀,伍子胥又逃到吴国,害死了收容他的吴王姬僚,与野心勃勃的姬光结成了同盟。

    姬光久闻这美人艳名,既入楚王宫,便想尝尝她的滋味,不想这少妇却是十分贞烈,她使宫人闭紧了门扉,持剑立于内,厉声斥骂姬光:妾闻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国之仪也。是以明王之制,使男女不亲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异巾栉,所以远之也。今君王弃仪表之行,纵乱亡之欲,犯诛绝之事,何以行令训民大王若欲闯我宫门,辱我名节,妾唯有一死而已

    阖庐倒未必是被这位贞烈的楚王后孟赢给骂出了良知,只不过孟赢是当今秦国国君的胞妹,姬光不想逼死了她,再与秦国结下不解之仇,反正楚王宫中尽是绝色,犯不着为了一个妇人另树强敌,这才放过了她。这些事生在郢都内,文种等人打听到的消息自然不太详尽。

    既如此,我们只有去随国寻访大王了,范蠡熟悉随国地理,愿意护送庆忌王子前往,不知殿下心意如何范蠡听罢文种的介绍立即对庆忌道。

    楚王逃往楚国附庸随国,而护送他的大臣是费无极,这是楚国第二号大奸臣,有他挟持楚王,把持权力,年纪幼小地楚王能否号召各路勤王之师打回郢都仍是很难预料地事。庆忌本来是有求于楚王,现在范蠡倒把庆忌看成了楚国的强大助力,希望他地出现能给楚王一点信心,也能让那胆怯畏死的费无极鼓起勇气,同意与他一同打回郢都,。

    庆忌听了楚国如今情形,不禁心中大喜,他来楚国借兵,本来必定要做出些牺牲的,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恐怕要划割出来做为楚国的酬劳才成,如今楚国被姬光打成了这副模样,与他正是同仇敌忾,对他的到来,绝大多数楚人都只有欢欣鼓舞。双方正是一拍即合,倒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了。

    只可惜,如今这个时代讯息传递实在糟糕之极,如果有电报一类的通讯工具,他大可借吴楚打得不可开交的机会马上领兵杀回国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夺取吴国都城。但是现在这想法却不可行,自己的两路大军一在卫国,一在鲁国,命令传回去再约定时日同时兵,前后不知又要耗费多少时光,谁知道这段时间楚国之战会生什么变化,吴师会不会已撤回国内。一旦妄动而不得时机,自己苦心准备的伐吴计划就要付诸流水了。

    何况,庆忌知道姬光的底细,庆忌虽把手下最得力的两名重臣伍子胥和伯都带到了楚国,似乎吴国已倾全国之力伐楚,但是庆忌知道,吴国北有自己这个大难不死的庆忌,南有野心勃勃的越国,国内绝不可能一片空虚。

    姬光的胞弟夫概,武勇之力仅次于自己,这次就没有随兄出征,而是留守吴越边界。还有姬光的儿子夫差,仅比自己小了一岁,此次姬光伐楚,他也以太子之尊镇守姑苏,这两人必与姬光有着密切联系,对自己所处的卫国方面也必然高度戒备,如果自己真要偷袭的话,数万大军一动,姬光这里必然先行得到消息撤返吴国。所以,楚国之力还是要借助的,而且因着姬光攻陷郢都所犯下的重重罪行,合盟成功的把握更是为之大增。

    想至此处,庆忌微微露出笑意道:少伯,随国庆忌是一定会去的,但是姬光一举攻克郢都,令得楚心士气尽丧,楚王年幼,恐难号召足够的公卿赶来勤王护驾。愚意以为,随国之行势在必行,但是打回郢都,却需多方用力,二位身为楚国大夫,难道就只知靠着身边数百兵丁,逞匹夫之勇吗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范蠡与文种二人有心报国,奈何职位卑微,威望不足以号召庶民,官职不足以统领公卿,除了带着身几百兵丁浴血沙场,还能怎么办

    他们面面相觑,不明庆忌的心意,还是范蠡反应快些,目光微微一闪,开口问道:那么,殿下有何高见,还望不吝指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