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泄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余公子点头道:是啊,权邑之敌,就在我百津渡左近,对他们,我们今后要打起十二分地小心了。如今看来,我们是不能轻易行动了,楚人的先锋被吃掉一半,他们的余部,现在驻扎于罗江,等候子西将军的大队人马赶到。我们也要等,只有等楚人的大军开到,占据一处要隘,把姬光大军的防御圈打开一个缺口,我们才能行动。

    庆忌点点头,说道:嗯,至关重要地,是消息。可是现在楚国到处一片混乱,消息根本不够灵通。敌我双方的势力分布又是犬牙交错,匆忙间,很难设立固定的消息周转处,派驻消息搜集人,临时派出地斥侯探马,只能在明确敌人动向后,去探认一下敌人的位置和大致的人数,是很难搜集到更有价值的情报的。

    梁虎子无奈地道:那也没办法,楚人在附近的牧守官吏逃的逃死的死,楚人的统治在这片地区已经瘫痪,要及时有效地收集传递情报,就是楚军怕是也办不到,我们这些外人自然更难了。

    庆忌点点头道:是啊,及时传递情报,收集有价值地情报,要有专门地情报收集人员和固定的情报归集传递地站点,我们现在是根本办不到这一点的。不过,姬光的人同样办不到,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敌我双方同样没有优势。

    他走回席上坐了,说道:既是这样,同姬光对敌,我还是颇有信心的。现在我牵挂的,是吴国那边啊。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似乎穿过了厅壁,看向远方虚无处:消息传递。是个大问题。不能及时掌握烛庸王叔和孙武英淘他们的动向,我们就不能与他们遥相呼应,互相配合。如今国内驻军虽然不多。却毕竟占了地利人和,好歹烛庸王叔在军中,多少在人心向背上还能挽回不少助力。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死死拖住姬光的大军,一旦烛庸王叔那边偷袭成功,夺取姑苏城,则我们的信使和夫差的信使必然同时往楚国传送消息,那时胜败地关键。就是我们与姬光的人马赛跑,看谁先赶回吴国了。

    说到这儿,他轻轻苦笑一声。喃喃道:所以,即便烛庸王叔他们成功占领了姑苏城,也不代表我们就取得了胜利,而是看谁地信使先行赶到,谁先赶回吴国去。在这样迟钝的消息传递中,进行这样的远程配合作战,实是前所未有,很多时候,胜败只能靠天意了姑苏城刚刚落成不久。城中百姓和富绅全是从全国各地迁来。做为姑苏城地核心所在。吴王宫更如一座城中之城,虽然不象中原国家的宫城那般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却也极尽宏伟。

    一匹骏马从宫城深处向外轻轻驰来,迎面是宫卫和寺人们扶着一辆辆车子向宫城深处而去。那车上满载的都是从楚国运来地金珠玉宝绫罗绸缎金银铜器,已经运到的财富,比吴王宫的财宝总和还多了三倍,目前装载着楚国财富的车辆船只仍是络绎不绝。

    见到马上的青年,那些宫卫和寺人忙不迭地停下向他施礼,那青年毫不在意,打马扬鞭,轻快地向前驰去。他身穿青色深衣,上饰山河龙凤等各色饰图,挽如椎,髻间横插一枝翠玉簪,面如冠玉,神清气爽,竟是一个极俊朗的年轻男子,策马轻驰时袍带下环叮当,端得是玉树临风。

    这个人就是吴王阖闾之子,当今吴国太子夫差。

    王宫里边按着从外到内地顺序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再往外走,虽然也有庭宇楼阁,但更多的却是花木繁盛,间或还有一畦畦果疏菜园。这个时代王宫里也有种植禾稻疏菜地地方,宫外更是如此,姑苏城里也有许多田地,一旦生战事,只要城中有活水,困上三年五年也不愁吃用。

    前边稻田旁出现一道桥,桥边站着二十余名卫士,一见夫差赶来,众人纷纷施礼,夫差将马鞭轻轻扬起,然后向前一指,驱马从他们身边驶过,众人忙随在后边。

    战马缓缓跑动,驰上宫道,到了宫门前,士兵推开厚重的宫门,夫差径直出宫,后边二十余名卫士随之出去,身后的宫门轰然关上。前方左右有两座巨大的阙楼,夫差勒住马缰,扬看看湛蓝的天空,一阵风来,风中隐约传来女子的歌声。

    新的一年开始了,而天下也开始大乱了,夫差想:齐晋联手南征,楚秦结盟反抗,天下诸侯纷纷加入两大阵营,一场大乱马上就要开始。而吴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吴国偏居东南一隅,北有大江天险,南方则是小小的越国,东临大海,至于西面,则是楚国。

    楚国看似庞大,现在却被父王攻入郢都,齐晋一旦南下,秦楚联盟自顾不暇,根本管不了吴国之事。这场燃及天下地大火是很难烧到吴国地。吴国挟新胜楚国之威,又有楚国举国积累数百年的财富作为倚助,趁着天下纷争,努力壮大,待各国元气大伤之时,吴国已成东南一霸,欲争天下霸主,也不是没有机会。

    想到这里,夫差不禁热血沸腾。

    太子,咱们去哪儿侍卫长追上来,恭敬地问道。

    夫差轻轻一甩马鞭,幸灾乐祸地笑道:随处走走,如今东夷人作乱,与鲁国一同抗齐,大盗展跖趁机兵造反,与齐国遥相呼应。嘿,隔着一条大江,咱们地北边热闹着呐,听说有些东夷部落也时而渡江南下,劫掠边民,都城里有些谣言。楚人与庆忌结盟的消息,更是令人心浮动,做为太子,我奉父王之命镇守姑苏,时常在城中走走,亦可起到安定人心之效。

    是,卑下等护侍太子巡城。

    众人将夫差簇拥在中间,沿着姑苏城的主要干道慢慢游走,前行导引的武士持戈使行人闪避道路。夫差悠哉行至一座桥前,正欲驱马过桥,路旁突然蹿出一人直奔马前。夫差身边侍卫大骇,唯恐那是刺客,立即有两名武士持戈交叉刺去,那人身手极是灵活,翩然一转,便避过锋利的戈刃,一抬双手,将双戈抓在手中,高声大叫道:且慢动手,小人见太子,有大事禀报

    慢夫差一抬马鞭,止住自己部下,神态从容地向那人望去。

    那人一身葛袍,头戴竹笠,遮住了面容,看其站姿动作,却是身手矫健,气宇轩昂。夫差双腿轻轻一磕马腹,驱马近前,毫无戒惧,坦然问道:你是何人,要见本太子,有何事相告

    那人慢慢抬头,向马上看来。只见这人容貌十分周正,虽谈不上英俊,却很耐看,尤其一双眼睛,沉稳有神,眸光锐利。

    他缓缓放开双戈,倒退三步,一撩袍裾,翻身拜倒,说道:小人有要事,只盼能见太子一面,当面禀奏。方才喜见太子巡街,惊喜之下赶得急了,冲撞了太子,还祈太子恕罪。

    夫差淡淡地道:你说来意。

    是那人恭敬地答应一声,摘下头上斗笠,恭驯地低头道:小人本是鲁人,自曲阜而来,有事关吴国的天大机密禀奏于太子。只是事关重大,街上不甚方便。

    鲁人自曲阜而来夫差目光一闪,他抬头一扫,见桥边有一小亭,便吩咐道:来啊,把那边清理出来。说着一按马背翻身下马,大步向亭中走去。几名武士立即赶过去,一通大呼小叫,把行人都远远地赶了开去。

    夫差在亭中大马金刀地坐了,瞥了那人一眼道:现在,你可以说了。

    那人道:是,小人是鲁人,本是鲁国叔孙玉大夫门下客,姓李名寒。李寒久慕吴国大王和太子您的威名,是以赶来相投,并献大功一件。

    夫差倒底年轻,虽听了他身份,料想必有机密大事禀报,但是见他三番五次欲言又止,心中仍是沉不住气了,不悦轩眉道:既有机密,只管言来。若果是对我吴国有利的大事,本太子可代父王做主,赐你高官,赏你厚禄。

    李寒大喜,连忙拜倒称谢:李寒谢太子。太子可知,庆忌的大军现在何处

    夫差道:自然是在楚

    他语气一顿,心中忽然警醒,眼中射出怵然神色:你说他在哪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