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对决(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神而明之境界。

    这说起来简单,但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局来说,要随时随地破解敌手毫无规律亦几无破绽的攻势,所耗费的心神简直难以估量。

    精气神乃人体三宝,互为表里,神疲则气弱,气弱则精乏,精乏则力亏,百损道人战斗本能本就比不上萧,又没有神照功那种一神内照、一神外游的分心二用的高妙手段,时间一长,渐渐感觉精神疲惫,神志渐趋昏乱,虽然内力仍然用之不尽,但却没有了先前见招拆招、不滞于物的从容。

    感受着萧仍然龙精虎猛的状态,百损道人心中大恨,但却毫无办法,眼看着萧得势不饶人,降龙十八掌不要钱一般的狂扫猛拍,他只能强打起精神来费力周旋。

    降龙十八掌本就是以力降人的刚猛武功,这一占尽先机,更是沛然不可抵挡,一掌未尽,一掌复出,此消彼长之下,战局顷刻间急转直下,几乎成一边倒的局势。

    一鼓作气彻底镇住百损道人,萧心中畅快难言,八年前被其逼得跳崖逃生的屈辱一扫而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才八年时间便风水轮流转,他武功大成,彻底搬开压在心头八年之久的一座大山,从此以后,百损道人再也无法在武功上对他造成生命危机了。

    其实打了这么久,不独百损道人心力交瘁,难以为继,就连萧也不可避免的感到一丝疲惫。降龙十八掌固然威力十足,但同样也极为消耗内力和体力,换一个人辗转腾挪、大开大合的一连拍出几千掌,便是不消耗任何内力,也保管教他瘫软如泥,一根手指头都别想动一下。

    神照功练就的内力既非纯阳,也非至阴,而是介乎二者之间,平日里积蓄体内,按子午流注而自行运转周天,内壮五脏、外练筋骨。所以哪怕萧并未刻意打磨筋骨,更未练过任何横练一类功夫,但他的身体状况仍然远超绝大部分江湖人士。

    天下武学因思想体系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儒、释、道三类。

    道家崇尚上善若水,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为而弗宰、长而弗恃。武学往往以阴柔为主,越是纯阴至柔的武功,威力越是绝大。

    佛门则相反,讲究佛光普照、无坚不摧,金刚永住、不坏不破,武功一般而言讲究阳刚威猛。

    儒家则讲究中庸平和处世,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凡事不可去尽。不偏不倚,直道而行,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温润如玉的儒家君子们行事的准则。如此体系下衍生出来的武功自然也是中正博大而又刚强不息。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上则为河岳、下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以修齐治平和三不朽为毕生理想的儒家圣贤们认为这世间有一种至大至刚、沛然莫御的‘气’塞于天地之间,称之为浩然正气,武林前辈们通过儒学义理中的‘理气、动静’之变,继而以浩然正气为理念开创出种种威力绝大的顶尖武学,华山派的浩然养吾剑、萧的神照功便是儒学体系下的武学成果。

    而降龙十八掌虽然也是出自儒家五经中的《周易》,但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并不能单独算作儒家经典,因此不能简单的视之为儒门武功。

    世间武学大多不归于道则归于佛,儒家读书人大多学而优则仕,又讲究以理服人,满腹经纶却跑出来混江湖的极为少见,因此儒门武功并不多见。

    神照功创始人无可考证,但应该是一位儒学成就极高的武林前辈,萧甚至猜测,说他是文天祥创出来的也未必没有可能。

    神照功并无至阴至阳的属性,但儒家武学一脉相承的至大至刚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与降龙十八掌一内一外,异曲而同工,又俱是天下武学之巅,所以才说这两门武学简直是绝配。

    萧以神照功催动降龙十八掌,二者迭加,全无生硬滞碍之处,意起而招至,招至而力随,没有丝毫虚耗与浪费,所以即便是降龙十八掌耗费内力甚巨,但他体内内力自生的速度竟也跟得上消耗,这若是换了另一门不是太相合的武功,只怕就没这么轻松了,连续激烈输出半天,说不定还不等百损道人心神俱疲,自家倒要内力耗尽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