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2、渊流城的支柱产业和扩张脚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直到沈轻泽的视线朝他看过来, 周围的民兵们怒目以视,呆愣愣的昭立才如梦初醒,连忙招呼弟妹们下摆。

    未及俯下身,一片洁白的衣摆出现在了昭立的视野里。

    “都起来吧。”说话的人声音低沉平和。

    昭立仰头, 那人陷在背光里, 伸出手来扶了自己一把。

    沈轻泽并不喜欢被一大群人围在中间行礼,但提及多次无果后, 只好放弃了。

    他看看对面教师岗的招工牌, 又看看模样斯文体面的昭立,语气愈发温和:“你是新来的老师吗?”

    他随手丢了一记探查:

    【昭立,南济城破产的小贵族, 悟性333,魅力198,尤擅长史学、算术, 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沈轻泽怀疑房间鱼缸里小鱼龙的幸运加点,统统加在了人才寻觅上, 否则怎么每次都在这方面扶贫的格外精准?

    这家伙不是个天生的学者吗?

    昭立手足无措地“啊”了一声, 看见招工民兵不断给自己使眼色, 忙点头:“是的,是的, 我识字,叫昭立,我的弟弟妹妹们都识字,可以做老师。”

    沈轻泽眼睛微亮:“你们都会算术吗?”

    昭立眨眨眼:“会, 我们都会!”

    “那太好了,我们渊流城的学校正缺老师。”沈轻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因长期营养不良瘦弱得过分,风一吹就能折了似的。

    一下子多了四五名稀缺的准教师,沈轻泽的心情指数瞬间上涨了十个百分点,连带语气都轻快不少:“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提,要是有人欺负你们,直管跟我说。”

    稀缺人才,当然是重点保护对象!

    四周人们顿时投来歆羡的目光,原来识字这么金贵吗?

    他们是没指望了,但希望自己将来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像昭立这样被主祭大人看中,一下子从一个颠簸流离的难民,飞黄腾达。

    昭立心口一股热血上涌,自家破人亡后的凄楚、委屈、饥饿和恐惧,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阔少一夜成长,酸甜苦辣的滋味陈杂在心头,从来没人安慰、没人保护。

    他用力咬住嘴,抑制着奔涌的情绪,除了“是”这个字,什么也说不出来,等他平复心绪,再匆匆搜寻沈轻泽的身影时,对方却早已巡视到其他地方去了。

    昭立有些失望,很快又打起精神,找到摊位的兵民,在契约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大名。

    他抬头望着咫尺间铁灰色的高大城墙,和墙头烈烈招展的黑金旗帜。

    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了。

    ※※※

    沈轻泽骑在一匹通体黝黑的骏马上,一路不紧不慢路过新开辟的驰道,后面跟着洛辛和兰斯兄弟。

    有了大量劳动力补充后,渊流城像是一只拧紧了发条的时钟,开始日以继夜疯狂旋转。

    城墙往外侧扩建了十公里,将原本散落在城外的几个密集的村庄,统统囊括在内,形成了以原城为内城,新城为外城的新格局。

    不过沈轻泽并不打算学明珠城,搞内外阶级分离,突出内城的地位,将来的渊流城有了更强大的武力,不再惧怕来自兽人的威胁后,他会下令将内城墙拆掉,让城池内外彻底融为一体。

    学校校舍已经按照系统给的模板建造了两所,城东一所,城西一所,都是公立,老师的报酬由城主府统一发放,城里所有适龄的孩子都必须入学。

    为了减轻阻力,学校承诺给孩子们一顿免费午餐,并承包绝大部分学费,每个家庭只需要付出少量书本纸笔费用,如果孩子学习优异,还能得奖学金。

    但即便如此,“读书是贵族们的专利”这一观念,依旧深入人心,大部分民众们都不明白读书,对自己、对孩子和渊流城未来意味着什么。

    他们大多只是抱着对主祭大人的盲目崇拜和信任,以及贪图那顿免费午餐。

    沈轻泽并不能对此苛求更多,教育是个浩大而系统的工程,没有十年之功无法看到成效。

    纵使城主府内,也有诸多官员不解,城里府库囤积的粮食和金币并不算充裕,各种新的工坊要开设,更多的流民要安置,主祭大人却要花大笔钱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以极低廉的价格,给城里孩子们上学,一上就是六年。

    期间城主府要源源不断地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往这个无底洞里填,短期内根本收不到任何回报,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把这笔钱拿去开新的种植园、新工坊不是更好吗?立刻就能提供新工作岗位,带来大笔税收。反正做工和种田又不需要识字,有力气就行。

    对此,沈轻泽没有过多解释,这个饼距离大家太遥远,画出来也没用,只依靠自己在渊流城的威望,一力推行。

    好在颜醉无条件站在他身边,旗帜鲜明支持此事。众官员们见两位大佬都达成共识了,反对也没用,只好听令行事。

    ※※※

    设立学校不光一个校舍和足够的老师就行,还有一系列的配套工坊需要完善。

    当初的造纸厂早已不能满足城内的需求,扩了又扩,经过长期的实践,工匠们已经总结出一套完善的造纸工艺,最后晾晒而成的纸张,半点不比商队从大夏帝国带来的差。

    有了纸,还需要印刷。光靠人工手抄是绝对不行的。

    科技树系统直接给了沈轻泽两种印刷术: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选用枣木梨木等纹理细密的木头刨成木板,范本纸张贴合其上,用刀刻好整版阳文,直接一页页印刷。雕版用于印刷变动不大的书籍资料,尤其经济实惠。

    活字印刷,则用木头或铜块打磨平滑,在一端反刻阳文,虽成本高些,但可重复使用,灵活性强,适用于印刷报纸。

    有了大量便宜的书籍后,一间间零售书店也在城东集市开门营业了,除了史学、农学、医学一类专业书籍,小说故事、人物传记和各种奇闻异事也开始在坊间流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