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机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每天晚上她最后一个入睡,黎明又是最先起床,喊醒贪睡的这帮年轻人。

    按照北方人的习惯,新年初一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人们一早赶往父母家,白天守着父母,出门逛街的人并不多。

    这天清晨,陈海涛上班前就和母亲说好,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同学一起喝酒聚会。

    现在所有人到齐了。

    围着折叠圆饭桌旁,依次是陈海涛、赵文斌、杨军、草祥子、陈海涛的表弟、两个家乡来的伙计。陈海涛的母亲和表姐则忙着给大家做饭炒菜。

    酒过三旬,一向不露声色的陈海涛有点忘乎所以,很像江湖老板的派头。

    他把细长的眼睛瞪了瞪:“哈。这样干下去,到年底,营业额到不了500万!”

    他停下来,举着杯,挨个点每一个人的名字:杨军,喝!草祥子,喝!……,大家统统被说得一头雾水:什么意思,多还是少?莫名其妙的。

    一仰头,陈海涛把玻璃杯里剩余的一半酒灌到嘴里,他已经和每个人单独一杯一杯喝了。

    “才怪呢。”

    众人都笑了,看你这大喘气。

    500万?

    杨军的脑子立即转开了,按最低计算,营业额的30%是利润,利润也就是赚到150万元,扣掉80万陈海涛打官司赢来的投资。

    我的天!

    杨军为之一震,一年之内收回成本,还能净赚70万。

    他激动得无暇顾及陈海涛的接下来的置地有声。

    陈海涛意犹未尽,继续说:“大家好好干,过上一两年,生意做得再大一点,每个人都分点干股。不能白干呀。干股是什么?不清楚吗?干股就是没有资金加入进去,年底可以参加分红。怎么样?”陈海涛信心十足地说。

    在座的每个人被陈海涛的高昂情绪振奋着,心中的大干一场的烈焰像是干柴被劲风吹动,熊熊燃烧。

    毕竟同窗四载,这份互相信赖、互相帮助的情谊还是浓烈的。

    几个同学之间非常融洽,推杯换盏,最后干脆草祥子带头猜起拳来:兄弟两个好啊。他伸出手指头,学着赵文斌的贵州口音。

    不觉中,东方天空已经露出一道微红的亮边。

    大年初十,陈海涛在母亲起床之前已经带上简单行李,悄然坐上京广线上的火车。

    近几个月,北京市场女式皮鞋的流行款式悄悄变化,矮跟宽鞋脸的广东、福建皮鞋,因为穿着舒适、样式别致越来越受到北京人欢迎。

    他要寻求更多的供货厂家,这是他此次出行的目的。

    最根本的计划是加快扩张步伐。

    在杨军们充实销售力量的同时,陈海涛的批发业务也大有起色,不少北京鞋商找上门,找他拿货,周边的天津、河北、内蒙古也经常有人找上门。

    近些天,一个新念头时时萦绕他心头,他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大外贸。

    秀水街在北京城东面,距离美国大使馆、俄罗斯大使馆、日本大使馆不远,是北京著名的对外零售市场,同北京其他市场一样,这里经营的服装鞋帽百货以物美价廉为特征。

    顾客中外国人比例非常高,尤其是以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居多。

    人气虽然没有西单王府井旺盛,但是每做一笔外贸生意,都有可观的进账,着实令摊主兴奋不已,超过万元、几十万元的外贸机会唾手可得。

    陈海涛听说后常常过来转转,一门心思寻找合适摊位。

    机会真的来了。

    一个练摊多年,声称要出国的30多岁男子贴出布告,转让自己的摊位。

    太棒了。

    陈海涛一拍大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转让费从80万元压低到50万。

    成交了。

    陈海涛把相对来说最老成持重的赵文斌安排在这里。

    赵文斌先是找人装修一番,然后就在这里站柜台,他的英语不错,和外国人打交道正合适。

    陈海涛对这个新店十分在意,将所有式样的产品都在这里展示。

    还让草祥子在京城各大商场里转悠,买下与自己风格迥异的皮鞋,也摆放在这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