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罢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通中学位于县城最北边的王通镇,这里地处峨嵋岭北麓尽头,平缓的坡地行至此处突然下坠,形成了一片陡峭的山崖,千百年来被洪水冲刷地沟壑纵横,零星的村子便点缀在其中地势较为平缓的高地上。

    山崖的底部是自西而东的汾河。

    这条发源于管涔山的河流几乎纵贯了全省,它艰难地爬行了700多公里,到达这里时已经精疲力尽,时隐时现,却依然倔强地转过最后一个弯注入黄河,伴随着翻滚的泥沙,也许还能奔流入海呢。

    汾河北岸便是河口县,河口县古称龙门,它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地势平缓。

    站在王通镇的崖顶,整个河口县几乎尽收眼底。

    河口县往北为吕梁山脉的南麓,当地人称为北山。

    王通镇是隋末唐初大儒王通的故里,因而得名。

    王通出身于书香门弟、官宦之家,其父王隆曾任隋太仆国子博士、昌乐令,王通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十多岁即作《元经》,19岁赴长安向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力主“尊王道,推霸业”,文帝大喜,“得生几晚,天以赐联也!”却因群臣反对而退居故里,隐居北山著书讲学,教化世风,唐开国重臣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等皆为其友人,其孙王勃更是以一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千古传唱、名噪海内。

    若论名气,王通是无法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相比的,然其乡里独尊王通而不知王勃,概因王通教化乡里,有裨益于民风吧?

    作为乡人,不在乎你名气之大小,在乎的是你能否为乡里带来福祉。

    薛峰此刻就站在王通镇通往学校的路口处。

    王通中学不在镇子上,准确点说,是在西边距离镇子一里地开外之处。

    那里四周都是农田,有一条石子小路,可以通到学校,其间要经过一座民办的养老院和一个乡镇卫生所。

    石子路边种着两排整齐的白杨树,树干粗壮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路上散落了一些零星树叶。

    时间还早,看不见行人,显得有些荒凉。

    但薛峰喜欢这路上的风景,觉得有些诗意,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当薛峰扛起编织袋背上馍布袋,踏上这条通往校园的小石子路时,耳边隐约飘来了歌声,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只以为是镇上哪家小饭馆在招揽生意。

    后来,当他到达小路旁的养老院时,就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直觉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那歌声来自不远处一圈破败的围墙里,而那里正是自己要去报到的校园。

    这里,他能清楚地听到扩音喇叭里一直在循环播放着的歌曲:

    “很远的地方有个女郎,

    名字叫做耶利亚,

    有人在传说她的眼睛,

    看了使你更年轻,

    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

    你就永远不会老,

    为了这个神奇的传说,

    我要努力去寻找……”

    这个年纪的薛峰对流行音乐还没有概念,更不知道有个叫童安格的台湾歌星,已经凭借这首歌,在一年里红遍了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16岁的他,只是觉得校园里不应该播放这样的歌曲,那悠扬的曲调他从来没有听见过,仿佛自天堂倾泄而下,充满了仙气,特别是那直白的歌词,字字撞击着他的心肺,“咚咚”作响,让他感觉有些眩晕……

    是的,这歌声对薛峰的冲击是巨大的。

    自小到大,他几乎很少离开过村子。

    虽然,初三时家里有了一台录音机,他已听过几首台湾的校园民谣,比如《外婆的澎湖湾》,再比如那首他叫不出名字的“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满怀少年时期的梦想,充满希望的启航、启航……”

    在他的眼里,那些远离祖国的台湾同龄人是那样的幸福,校园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距离他的生活,是那样的遥远!

    可是现在听到校园里播放的《耶利亚女郎》时,薛峰还是感到非常意外。

    怎么会呢?一所高中的校园里,怎么会播放这么一首歌呢?是广播员放错了曲子吗?还是这就是它的日常?

    让薛峰没有想到的是,这首《耶利亚女郞》将要陪伴他整整三年的高中生活。

    王通中学的生活,却远远没有如同她播放的歌曲那般美好。

    这是一个四周被残垣断壁包围起来的校园,西侧有五排坐北朝南的土坯瓦房,每一排有几个三间房大小的教室,教室中间隔着一个单间,用作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们一家子便在其间办公和生活。

    与很多没有操场的乡村中学不同,王通中学的东边有一个土质操场,这多少提升了点她的品质,使她看起来有了一丝高中的样子。

    操场和教室之间靠北的部分,建有一排平房,它们看起来,明显要比那几排教室建得稍晚一些,这里是学校的食堂。

    食堂前面有一小片空地,空地的中央有一口井,供应着全校的生活用水。

    开饭的时候,女生们多数会把饭打到宿舍里吃,而男生们便会三三两两地围着井沿或蹲着或站立,或者干脆席地而坐,一边聊天一边用餐。

    王通中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不多,没有专门的宿舍,校方便把其中三分之一的教室充当了宿舍,房里围绕着内墙,砌了一圈一砖多高的大通铺,足足可以睡下五六十人。

    校园的东南面,与食堂相对的地方还有一个废弃的池塘,池塘东边有一株粗壮的柳树,池塘很深,池坡上长满了没膝高的蒿草,它是全校雨水的收集地,雨水好的时候,池塘会变得满满盈盈。

    不过,对于这个常年缺水的地方来说,多数情况下,池塘里只会有一池底子死水。

    由于此处位置较为偏僻,所以,池边的柳树下,甚至池坡,都成了学生们早起晨读或傍晚约会的绝佳场所。

    开学不到一周,发生了一起轰动全校的罢饭事件。

    其实,关于学校食堂的饭食,学生中间已经流传了许多段子,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煮白菜”了。

    白菜是当地人过冬的主要蔬菜,下霜之前,人们把地里的白菜收回家,整齐地码放在南墙根蒸发水分,之后便把它们放置在阴冷的屋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或者把白菜和萝卜叶子混在一起,窝上一大缸酸菜,就够全家人吃上一个冬天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